1967年,丹麦电影导演乔根·莱斯(Jørgen Leth)创作出颇具实验色彩的作品《完美的人(Det perfekte menneske)》。也许乔根本人都没料到,四十多年后,他的作品竟会以如此奇特的方式被人记起和关注。始作俑者拉斯·冯·特里尔,Dogma95的发起者,他邀请乔森按照常识(challenge on the technique)、表达手段(absence of figure)、自由发挥(challenge on personal limit)、动画(形式的多样化)、内容(deprivation of contents)等电影创作的五种基本形式重拍《完美的人》,且在重拍基础上还要进行再创造。周旋于孟买、哈瓦那、布鲁塞尔等地,一部奇特的电影人之间的互搏悄悄诞生……本片荣获2004年Motovun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原子弹前线》揭示了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作为原子弹铀加工中心的历史,以及政府和企业的疏忽导致曼哈顿计划放射性废料被非法倾倒在北县各社区。我们的影片是一个案例研究,探讨公民如何与州和联邦机构对抗,以了解污染程度的真相,并努力保护家人的安全。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让中国饮食依时而变,智慧灵动,中医营养摄生学说创造了食材运用的新天地,儒家人伦道德则把心意和家的味道端上我们的餐桌。淘洗历史,糅合时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天地间升起烟火,用至精至诚的心意烹制食物,一餐一食之间,中国人展示个性,确认归属,构建文明,理解和把握着世界的奥妙。中国饮食生长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宽广的时空中,以感恩之心去领悟食物给予我们珍贵的滋养,《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继续近观饮食之美,远眺中华文化的魂魄。
《舌尖上的中国2》延续了第一部的拍摄模式,是一部探讨中国人与美食的关系的食物纪录片。本片分为八集播出,第一集《脚步》重点讲述了各种美食在不同地域的演变和食物中对中国人“乡愁”情节的一种演绎;第二集《心传》讲解了中国美食文化中的血脉传承和师徒衔接的历史;第三集《时节》讲的 是关于食物与季节演变的关系;第四集《家常》表达了家中的“酸甜苦辣”,是对中国人基本日常食物的解释;第五集《秘境》介绍了一些隐匿山野中不为人知的美味;第六集《相逢》表达了中国人利用食物进行聚会交流的文化氛围;第七集《三餐》回归到最平常的三餐中寻找“味道”;第八集则是此次拍摄的花絮。